图:分析指,入住公屋基层市民增加,可减轻在私楼租金的开支。/资料图片

截至今年6月的公屋平均轮候时间,已长达5.8年,是22年以来的最高。许多基层市民都希望政府能够加快“上楼”,解决长期轮候之苦。

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提到,房委会仍可检视内部程序,令房屋落成时间可更为缩短。

公屋轮候时间高踞不下,令人忧心。本届政府5年任期内的公营房屋建屋量达9.65万个单位,较对上5年增加3万个。未来10年的建屋量,会出现“头轻尾重”的现象,30多万个单位可能只有三分一在首5年落成。

她表示,房协将会更广泛使用“组装合成”建筑法和其他崭新建筑科技。

房委会将在合适的项目采用新的采购模式,引入承建商一并负责设计和建造,一方面可借此腾出额外资源协助房屋署开展前期设计工作,另一方面可借助承建商专业知识,进一步改进整个建造工作的流程。

当局持续不断觅地的努力已见成效。在未来10年,当局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,可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,比去年公布的数字略高,足以满足该10年期预计的30.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。

据行政长官介绍,西环邨及马头围邨有合适的迁置资源,以及原址重建有潜力供应更多单位,会邀请房委会研究在合适条件下,重建这两个楼龄约60年的旧屋邨,并在发展局的配合下争取将周边土地纳入重建地盘,可多建公营房屋单位。

香港以往有私人参与居屋发展计划,现在私人楼宇发展商建屋效率理想。如果政府想增加公屋的落成量,也可邀请发展商助一臂之力,来个私人参与公屋发展计划,快速兴建更多公屋,满足基层市民的公屋需求,加快“上楼”速度。入住公屋基层市民增加,就可以减轻在私楼租金的开支,稳定社会气氛,从而有利楼市股市行情。